顯示具有 Google App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Google App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GOOGLE APPS校園建置計劃

建置計劃約略分為系統整合期、教育訓練期、推廣應用期

1.系統整合期(共15週)

1.1建立計劃和設定目標(6週)

1.1.1觀看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分享並逐步構想計畫及目標

由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來向你的同事「分享」,並檢討校內各項系統和google apps整合的可行性。

1.1.2以個人名義申請google 帳戶並使用各項功能

google 對於個人帳戶提供的apps是最完整的,在2011年以前apps對於網域申請者所提供的apps應用程式很少,使用上較多限制,不過2011年後的教育版apps所享有的功能和個人申請的帳戶幾乎無異了…透過網域的整合能讓學校最需求的協作功能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1.1.3以學校名義申請google apps應用服務

申請到通過的工作天不定,申請後的工作有

.創建用戶帳戶(CSV文件上傳)

.選擇哪些google應用服務您將使用(日曆、文檔、網站、電子郵件、聊天、視頻)

1.2測試應用服務的功能(5週)

1.2.1測試應用程式中有關使用者權限的各項功能

教育版和個人版的google apps最大的區別便是使用者權限。其中使用者權限會多了一個「網域使用者」的存取權限,google也提供使用者群組功能供使用。

1.2.2關注應用程式中有關檔案使用和容量上限的問題

這部分教育版和個人版也會有些許差異,在教育訓練期中最常發生問題的就是「怎麼什麼檔案傳不上去?」,這會導致使用意願的降低,所以需事先紀錄並測試。另外容量上限也是一般使用者關注的問題…事前做好功課並於教育訓練期說明可以消除大家的疑慮。

1.3建置管理及使用手冊(4週)

1.3.1建置管理員手冊

由申請到建置的完整手冊可方便後期的維護和移交,不過若是沒有完全推廣的把握,使用google所提供的說明文件也是可行。

1.3.2建置使用手冊

建置「以使用者為需求」的使用手冊而避免工具的教學。使用手冊以「目的」做取向,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幾個按鈕搞定」的原則,並搜集應用材料以便於教育訓練期中提供「範例操作」,至於應用程式的詳細操作方式可以放進但不適合於初期訓練中說明。學校中可設計「行政用手冊」和「教師用手冊」「學生用手冊」以至於「家長用手冊」等不同使用需求的手冊以因應,最後建立一個「基礎手冊」「進階手冊」來加深加廣應用層。

2.教育訓練期

2.1第一次推廣(2小時)

第一次推廣難度可以說是最高,推廣前置作業若是不夠熟悉,很容易給被推廣使用者「不好用」的壞印象,所以前置的手冊建置是需要很全面考量的…其次推廣時間不適合過長,反而需留多一些時間來互相溝通使用上可能的問題。

2.1.1行政平台推廣(1小時)

考量行政人員可能會使用到的功能來,以專案式的方式來說明:

.業務單位網頁:即是google sites

.公告系統:即是google sites

.法令規章系統:即是google sites

.行事曆系統:即是google 日曆

.成果專案:即是google blogger

2.1.2班級網頁推廣(1小時)

考量教師可能會使用到的功能來以專案式的方式說明:

.班級首頁:即是google blogger

.學生園地:是google sites

2.2各項應用程式教育訓練(12小時)

介紹主要應用程式個別的應用,更重視應用程式間的互用,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要以專案式的方式來說明以避免過多的工具教學

2.2.1學校整合式通訊環境研習(3小時)

.Gmail

.Google 日曆

.Google Talk

2.2.2協同作業拉近彼此距離(3小時)

.Google 文件

.Google 協作平台

.Google 網上論壇

2.2.3 個人google apps使用教學(3小時)

.BLOGGER

.PICASA

‧Google 影片

2.2.4 更多的GOOGLE APPS(3小時)

.Google Map

.Google Earth

.Google 圖書

.Google Chorme

.Google 桌面

3.推廣應用期

3.1.各群組應用推廣

3.1.1學生群組的推廣應用

在3-6年級的資訊課程中教導使用,搭配資訊課綱推展,預計為下學期中實施2節課的教學。

.3年級:能習得學校整合式通訊環境相關應用程式

.4年級:能習得協同作業相關應用程式

.5年級:能習得個人的google apps

.6年級:能習得其他更多的GOOGLE APPS

3.1.2家長群組的推廣應用

申請相關研習活動,主要以通訊工具和個人式的部落格為主

3.2與其他學校的協同合作

暫時沒有太具體想法,等校內使用後感覺良好再說

學校使用Google Apps的五個好處

學校使用Google Apps的五個好處

●減輕資訊教師/資訊組長的負擔

資訊教師/教師的業務是「資訊教學」還是「資訊設備維護」?

使用Google Apps讓資訊老師可專注於可增進產值的 IT 活動,不必擔心網站、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把資源投入在教育、學習和研究方面。

●部署程序簡單且節省經費

使用Google Apps不需要安裝軟體,也不需要購買硬體,只需啟用學校的 MX 記錄並統一建立帳戶,即可開始使用。把伺服器維護工作交給 Google,其中google也採用開放的標準、建立多種 API,並且與具備 Google Apps 學校部署作業經驗的已認證合作夥伴合作,讓Apps這套服務能與您現有的系統整合。google也提供一般整合情況的開放原始碼解決方案供參考。

●各項Apps使用簡單且技術不所更新

你還在使用縣網提供的電子郵件帳號嗎?你還在使用namx建立網站嗎?

了解並使用全球最新技術讓你和全球接軌…使用者離開學校後依然可以重新向google申請帳號並使用相同的功能,或是選擇繼續使用學校所代申請的帳號。

●Apps的延展性…

許多人認為APPS中限制太多或功能無法達到使用者需求,若是了解了Google Apps中相互的延伸性及應用程式的設計目的…反而可以利用它來設計多元的應用方式。

●全球協同合作

Google 應用服務不僅讓使用者可打破地理、時間的隔閡,利用各種apps進行多種協同作業,協同作業的過程同時可以教導使用者如何與他人合作。同時國內外上千所大學院校已在使用 Google Apps,而且樂於與他人分享相關經驗。

使用Google Apps的三大理由

學校使用Google Apps的三大理由

一、輕鬆營造校園通訊環境。

這套服務提供行動裝置存取、超大儲存空間、超強搜尋功能,能大幅提升校園通訊效率。零成本,零廣告,零硬體維護工作,省時又省錢

●省錢又省時

每位使用者有 7.2 GB 的空間,日後不必刪除任何郵件;此外透過google的搜尋和防護技術,使用的Gmail和行事曆可減少許多建置和防護的成本。

●整合式通訊

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結合了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文件以及日曆等功能。可在gmail搭配gtalk中使用文字、語音或視訊等等通訊功能;使用日曆來分享並檢視各種學校活動。此外gmail也可以接收其他不同帳戶的郵件讓你將多個帳戶的郵件整合為一。

●隨處存取

使用者可用一種以上的裝置進行通訊和規劃,從個人筆記型電腦、語言教室的電腦到行動電話,Google Apps 全都支援。此外可用手機接收簡訊通知來提醒您日曆上安排的活動。

二、拉近學生、教師及小組之間的距離。

利用相容性高的網站與文件製作工具,提供同步編輯與分享權限設定的功能,賦予校內所有使用者協同合作的能力。

●跨平台的相容性

無論使用何種作業系統或用戶端軟體,均可將檔案發佈到網路上,隨時使用 Google Apps來存取檔案。

●輕鬆分享共用

使用者將文件和網站放置在線上供存取,徹底擺脫電子郵件附件以及版本追蹤問頁。

三、將心思放在學生身上,而不是在網站維護上。

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的通訊功能和生產應用程式都具有強大的自訂功能,而且整合容易,能為教師們省去麻煩的維護作業,將資源集中在教育的根本對象:學生。

●學校網站=google協作平台

教職員工、學校、家長、社區民眾等學校裡的任一成員皆可透過協作式的平台發表自已的意見、揮灑自已的創意。

●班級網站=google部落格

教師維護的班級網站即是教師自已的部落格,不用一人管理維護多個網站。

●和世界接軌=google apps

全世界網路世界市佔率的google和學校內建的小小網站平台無法相比,讓師生學習、適應一套可以終身受用的應用程式遠比固守一成不變的學校網站更有效益,且透過全世界使用者的迴響,也能相對降低教育成本。

學校專用的Google Apps服務

    image

    目前學校透過申請取得了GOOGLE教育版的使用授權,計畫推展為學校使用的平台

    clip_image001

    帳號的使用登入

    學校平台使用帳號統一由網管建置,不設行政帳號而改採便於使用、個人化的帳號,此外亦不設定群組來限制使用權限,教職員工至於學生皆擁有個人的帳號。
    clip_image002

    登入介面有二種:
    上圖為一般登入畫面,電子郵件處注意帳號後需加網域位置。
    下圖為專門登入畫面,網址為http://www.google.com/a/sces.km.edu.tw,即google網址後加「/a/網域名」。登入帳號時不用加後段網域名稱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功能概觀(截至2011年1月止)
    clip_image005

    帳號很難記住嗎???
    建議你使用「學校電腦」第一次登入時,不妨勾選保持登入狀態並讓系統記住密碼,學校使用網域環境不會有帳密外洩的安全疑慮。clip_image006

    如果是使用「家裡/其他場所」的電腦,就有安全性的問題,如果勾選google裡的保持登入狀態,google會設定一個Cookie (會持續兩星期),如果要停用,就是按「登出」,如果不登出,每次開瀏覽器到google你會發現你已登入了,同理,微軟的ie也是差不多的方式來記下你的帳號密碼,提醒家中多用戶的話,還是牢記一下比較好。

    這裡有個背誦方式提供給大家,由後往前背

    @SCES.KM.EDU.TW→TW(臺灣) .(的) EDU(教育) .(的) KM(金門) .(的) SCES(上岐國小)

    已經擁有google帳戶
    雖然已擁有了google帳戶,但是透過網域申請的google應用服務有二個特色

    1、更適合進行團隊間的協同合作,現在你可能沒有感覺,但是不妨耐心使用,協同合作的效果會慢慢顯現

    2、個人帳戶有別於google apps的帳戶,而教育版的apps帳戶在福利上(google提供的雲端空間)更優渥,安全性上更有保障。

    你也可以把我們提供給你的GOOGLE APPS帳戶當做是公務用的帳戶。公私分明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曾經申請的google帳戶,而只使用了其中的gmail服務的話,可以考慮讓這二個帳號的gmail進行整合。整合的方式一為多帳戶登入功能、一為用學校的apps漸取代你的個人帳號,多帳戶登入功能日後還是會有許多離線版的軟體不能使用,建議還是使用一個帳號取代的方式。

    以下是GOOGLE官方介紹影片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學校使用Google Apps的三大理由和五大好處

學校使用Google Apps的三大理由

一、輕鬆營造校園通訊環境。
這套服務提供行動裝置存取、超大儲存空間、超強搜尋功能,能大幅提升校園通訊效率。零成本,零廣告,零硬體維護工作,省時又省錢

省錢又省時
每位使用者有 7.2 GB 的空間,日後不必刪除任何郵件;此外透過google的搜尋和防護技術,使用的Gmail和行事曆可減少許多建置和防護的成本。

整合式通訊
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結合了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文件以及日曆等功能。可在gmail搭配gtalk中使用文字、語音或視訊等等通訊功能;使用日曆來分享並檢視各種學校活動。此外gmail也可以接收其他不同帳戶的郵件讓你將多個帳戶的郵件整合為一。

隨處存取
使用者可用一種以上的裝置進行通訊和規劃,從個人筆記型電腦、語言教室的電腦到行動電話,Google Apps 全都支援。此外可用手機接收簡訊通知來提醒您日曆上安排的活動。

二、拉近學生、教師及小組之間的距離。
利用相容性高的網站與文件製作工具,提供同步編輯與分享權限設定的功能,賦予校內所有使用者協同合作的能力。

跨平台的相容性
無論使用何種作業系統或用戶端軟體,均可將檔案發佈到網路上,隨時使用 Google Apps來存取檔案。

輕鬆分享共用
使用者將文件和網站放置在線上供存取,徹底擺脫電子郵件附件以及版本追蹤問頁。

三、將心思放在學生身上,而不是在網站維護上。
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的通訊功能和生產應用程式都具有強大的自訂功能,而且整合容易,能為教師們省去麻煩的維護作業,將資源集中在教育的根本對象:學生。

●學校網站=google協作平台
教職員工、學校、家長、社區民眾等學校裡的任一成員皆可透過協作式的平台發表自已的意見、揮灑自已的創意。

●班級網站=google部落格
教師維護的班級網站即是教師自已的部落格,不用一人管理維護多個網站。

●和世界接軌=google apps
全世界網路世界市佔率的google和學校內建的小小網站平台無法相比,讓師生學習、適應一套可以終身受用的應用程式遠比固守一成不變的學校網站更有效益,且透過全世界使用者的迴響,也能相對降低教育成本。

學校使用Google Apps的五個好處

●減輕資訊教師/資訊組長的負擔
資訊教師/教師的業務是「資訊教學」還是「資訊設備維護」?
使用Google Apps讓資訊老師可專注於可增進產值的 IT 活動,不必擔心網站、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把資源投入在教育、學習和研究方面。

●部署程序簡單且節省經費
使用Google Apps不需要安裝軟體,也不需要購買硬體,只需啟用學校的 MX 記錄並統一建立帳戶,即可開始使用。把伺服器維護工作交給 Google,其中google也採用開放的標準、建立多種 API,並且與具備 Google Apps 學校部署作業經驗的已認證合作夥伴合作,讓Apps這套服務能與您現有的系統整合。google也提供一般整合情況的開放原始碼解決方案供參考。

●各項Apps使用簡單且技術不所更新
你還在使用縣網提供的電子郵件帳號嗎?你還在使用namx建立網站嗎?
了解並使用全球最新技術讓你和全球接軌…使用者離開學校後依然可以重新向google申請帳號並使用相同的功能,或是選擇繼續使用學校所代申請的帳號。

●Apps的延展性…
許多人認為APPS中限制太多或功能無法達到使用者需求,若是了解了Google Apps中相互的延伸性及應用程式的設計目的…反而可以利用它來設計多元的應用方式。

●全球協同合作
Google 應用服務不僅讓使用者可打破地理、時間的隔閡,利用各種apps進行多種協同作業,協同作業的過程同時可以教導使用者如何與他人合作。同時國內外上千所大學院校已在使用 Google Apps,而且樂於與他人分享相關經驗。

GOOGLE APPS校園建置計劃

建置計劃約略分為系統整合期、教育訓練期、推廣應用期

1.系統整合期(共15週)

1.1建立計劃和設定目標(6週)

1.1.1觀看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分享並逐步構想計畫及目標
由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來向你的同事「分享」,並檢討校內各項系統和google apps整合的可行性。

1.1.2以個人名義申請google 帳戶並使用各項功能
google 對於個人帳戶提供的apps是最完整的,在2011年以前apps對於網域申請者所提供的apps應用程式很少,使用上較多限制,不過2011年後的教育版apps所享有的功能和個人申請的帳戶幾乎無異了…透過網域的整合能讓學校最需求的協作功能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1.1.3以學校名義申請google apps應用服務
申請到通過的工作天不定,申請後的工作有
.創建用戶帳戶(CSV文件上傳)
.選擇哪些google應用服務您將使用(日曆、文檔、網站、電子郵件、聊天、視頻)

1.2測試應用服務的功能(5週)

1.2.1測試應用程式中有關使用者權限的各項功能
教育版和個人版的google apps最大的區別便是使用者權限。其中使用者權限會多了一個「網域使用者」的存取權限,google也提供使用者群組功能供使用。

1.2.2關注應用程式中有關檔案使用和容量上限的問題
這部分教育版和個人版也會有些許差異,在教育訓練期中最常發生問題的就是「怎麼什麼檔案傳不上去?」,這會導致使用意願的降低,所以需事先紀錄並測試。另外容量上限也是一般使用者關注的問題…事前做好功課並於教育訓練期說明可以消除大家的疑慮。

1.3建置管理及使用手冊(4週)

1.3.1建置管理員手冊
由申請到建置的完整手冊可方便後期的維護和移交,不過若是沒有完全推廣的把握,使用google所提供的說明文件也是可行。

1.3.2建置使用手冊
建置「以使用者為需求」的使用手冊而避免工具的教學。使用手冊以「目的」做取向,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幾個按鈕搞定」的原則,並搜集應用材料以便於教育訓練期中提供「範例操作」,至於應用程式的詳細操作方式可以放進但不適合於初期訓練中說明。學校中可設計「行政用手冊」和「教師用手冊」「學生用手冊」以至於「家長用手冊」等不同使用需求的手冊以因應,最後建立一個「基礎手冊」「進階手冊」來加深加廣應用層。

2.教育訓練期

2.1第一次推廣(2小時)
第一次推廣難度可以說是最高,推廣前置作業若是不夠熟悉,很容易給被推廣使用者「不好用」的壞印象,所以前置的手冊建置是需要很全面考量的…其次推廣時間不適合過長,反而需留多一些時間來互相溝通使用上可能的問題。

2.1.1行政平台推廣(1小時)
考量行政人員可能會使用到的功能來,以專案式的方式來說明:
.業務單位網頁:即是google sites
.公告系統:即是google sites
法令規章系統:即是google sites
行事曆系統:即是google 日曆
成果專案:即是google blogger

2.1.2班級網頁推廣(1小時)
考量教師可能會使用到的功能來以專案式的方式說明:
.班級首頁:即是google blogger
.學生園地:是google sites

2.2各項應用程式教育訓練(12小時)
介紹主要應用程式個別的應用,更重視應用程式間的互用,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要以專案式的方式來說明以避免過多的工具教學

2.2.1學校整合式通訊環境研習(3小時)
Gmail
Google 日曆
Google Talk

2.2.2協同作業拉近彼此距離(3小時)
Google 文件
Google 協作平台
Google 網上論壇

2.2.3 個人google apps使用教學(3小時)
BLOGGER
PICASA
‧Google 影片

2.2.4 更多的GOOGLE APPS(3小時)
.Google Map
.Google Earth
.Google 圖書
.Google Chorme
.Google 桌面

3.推廣應用期

3.1.各群組應用推廣

3.1.1學生群組的推廣應用
在3-6年級的資訊課程中教導使用,搭配資訊課綱推展,預計為下學期中實施2節課的教學。
.3年級:能習得學校整合式通訊環境相關應用程式
.4年級:能習得協同作業相關應用程式
.5年級:能習得個人的google apps
.6年級:能習得其他更多的GOOGLE APPS

3.1.2家長群組的推廣應用
申請相關研習活動,主要以通訊工具和個人式的部落格為主

3.2與其他學校的協同合作

暫時沒有太具體想法,等校內使用後感覺良好再說

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學校網站開發案-結合社群功能將學校網站發揮到最大的用處(未完)

這幾年一直在思考如何寫學校網站,希望把學校網站的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不想只是一個只有學校裡自已人使用的網站。所以先把自已用asp.net寫的網站(行政、教師、圖書館網站)都先停掉了,目前想利用市面上流通的幾個大型社交網如google、facebook、twritter所開發的api來完成網站,利用這些網站的api開發好處最大的有二個:

1.減輕開發的成本…這些大型網站所開發的應用程式既是WEB型態又有免費空間,且有一定的開發自由度…符合學校環境又可減輕學校管理和開發成本(開發成本就不敢說了,學校單憑一個資訊老師開發個屁,做二年的圖書管理系統,就算有社群功能也是普普通通了無新意…)

2.利用大型網站平台人氣來提昇流通…學校的網站多是故步自封,怎麼用也是裡頭的人,我覺得利用它們的api可以有效的提昇學校的能見度。算是幫學校打打廣告。

◎方向

利用google的帳號密碼來當作通行證→取代學校網站本身的帳號密碼機制,同時要兼顧資訊安全性(記得之前有個新聞說歐洲某個政府機構全國使用google的平台,被掽擊有資訊安全外洩之虞…),校內行政的部分(學生的個資、學校計劃案、採購招標文件等)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機制來避免資安問題。

Ⓞ要研究的api…(api細項待慢慢研究中,這些api的技術文件多是英文的…得克服閱讀障礙先)

.google

google map與研習地點的結合,教師進修網站也有用…其實應該叫教修網放個api來讓學校使用,不過我想可能性很小,自已也有興趣就研究一下了,未來也可以想個map和學生功課的結合。

 

facebook

twritter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 Dnow Function